1953年,我从重工业部调到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在“中国建筑史编纂小组”任绘图员。“编纂小组”的主任是梁思成先生,还有刘致平、莫宗江等建筑学家及一些年....
1986年的秋天,我们入学的时候,属于热能工程系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简称空六,现在该专业已经归入清华建筑学院。这个专业始建于1952年的土木工程系,曾先后经历“采暖通风”“供热、供燃气与通风”“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多个专业名称的不同阶段。我们班只有30人,经过多年的磨砺,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其中有设计院的院长和总工,有享誉建筑节能领域的科学家,有从事管理带团队的中坚力量,有充满创业激情的企业家……但在我的脑海里,记得的还是他们入校时的青涩,还有毕业后30年依然保存着的一份至纯至真的同窗之情。
我1959年秋天考入清华建筑系时还未满18岁。一走进清华园,蒋南翔校长提出的口号“锻炼身体,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就闯入眼帘,十分令人振奋。当时....
近日,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钮薇娜奶奶因为直播宋词课走红网络,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清华奶奶”。1928年出生的钮奶奶,今年93岁了。她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梁思成,之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退休后笔耕不辍,写了三本书。2017年,年近九旬的她住进了养老社区,开始研究宋词,给老年朋友们上宋词课,甚至开了网络直播。钮奶奶说:“我这一生都热热闹闹的,老了我也不服老,也要一直学习,我觉得这是‘逆生长’。”得知记者...
我1952年入学清华,是院系调整后建筑系招收的第一届学生。中学时大家都怀着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愿望,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报考理工科。学生们当时已熟知梁思成先生大名,慕名报考清华建筑系的同学不少,仅我所在的杭州高级中学,这一届就有四名考取。
今年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梁思成先生推动创办的清华建筑系成立75周年。今天我们相聚一堂,举办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文献展,这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回顾历史、缅怀大师,将有助于我们更坚定地担负起属于我们的历史责任。在此,我谨代表清华大学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对人的关怀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系主任黄少丹坚信这一点。这些年来,从清华大学本科阶段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起步,逐渐转向室内环境与健康研究,“由工向医、由物及人”,成为她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她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深耕不辍,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黄少丹(2001级本、2005级博,建筑)机缘巧合科研路黄少丹自称科研开窍较晚。“我真正对科研感兴...
我于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年是我们大学毕业30周年的纪念时刻,也是我回顾、感恩和纪念我的清华情缘的美好契机。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